本文為拓爾思電子政務方案中心高級咨詢師王晛在2016中國智慧政府發(fā)展年會的主題演講實錄,內容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今天非常榮幸能代表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本次中國智慧政府發(fā)展年會,聽前面的專家和領導匯報了很多智慧政府發(fā)展經歷和發(fā)展趨勢,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利用新媒體來提升政府網站的形象力。
一、新媒體時代政府網站發(fā)展環(huán)境
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為用戶提供了便民服務和在線優(yōu)質的服務,但還有很多用戶找不到需要的信息和服務,這是為什么呢?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個信息過剩的年代,提升政府網站的影響力也顯得尤為重要。
從1999年政府上網工程到2006年中國政府門戶網站開通,再到2014年國辦發(fā)【2014】57號文的發(fā)布,從網站的不斷發(fā)展,政策的不斷變更中,可以看到政府門戶的發(fā)展正從平臺的建設到對內容的重視,再到對服務質量與實效的重視,政府的門戶網站也在逐步的提升。
從技術發(fā)展的角度,我們也能看到,每一次技術革命,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顛覆性改變。印刷術的發(fā)明讓報紙、雜志成為讀者獲取資訊的形式,并流傳至今;互聯(lián)網的流行和PC的普及讓大家習慣用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獲取信息;智能手機的流行進一步降低了內容制造和內容傳播的門檻,信息接觸的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社交網絡新媒體的流行從門戶推送到搜索提取再到自媒體的跟隨,也將對原來的報紙雜志、甚至門戶網站等傳統(tǒng)媒體產生沖擊。數據顯示,到了2008年,中國社交網站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門戶網站?,F(xiàn)在微信朋友圈日均有20億的點擊量,且朋友圈的分享傳播比門戶網站傳播效率大三倍。
二、大數據重新定義傳播
我們來看幾張圖片:

這幾個圖片非常熟悉,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吃飯、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聚會的時候都有一樣東西離不開我們,就是手機。那么在移動新媒體時代,用戶的閱讀需求也正在發(fā)生變化,公眾到底想看什么,而政府要提供什么內容來滿足公眾的需求,如何借助新媒體的力量來提升政府影響力呢?
我們來看一下,傳統(tǒng)的政府新聞、資訊、政策的發(fā)布方式,我們都很熟悉,就是在官網上將政策直接發(fā)布出來,作為最權威、最準確的信息來源;隨著公眾對政府要求的不斷提升,現(xiàn)在有很多的政府網站已經可以做到對政策進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如下圖,這是在PC端上預覽的模式,大家用手機掃二維碼,能夠看到它是翻頁的,這樣的模式是不是能夠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呢?在碎片化閱讀時代,這樣的信息是否更好傳播,更好發(fā)布呢?

政策解讀新形式
三、標本兼顧,內外兼修
那么政府應該如何提升網站的影響力呢?我認為應該是標本兼顧,內外兼修,既要不斷提升內容,擴展發(fā)布渠道,同時也要更加的了解用戶需求,了解所發(fā)布信息的傳播情況。
?。ㄒ唬﹥热轂橥?/strong>
內容方面,無論什么年代內容都是核心,政府能夠提供的資訊和服務都是核心競爭力。這方面我們可以提供智能采編的功能,在編輯編寫稿件的時候,可以提供創(chuàng)作資源軸、進行主題延展,提供稿件背景關聯(lián)以及社交熱點匹配,編輯人員隨時都可以查看與編輯內容相關的資源、圖片、音視頻,為編輯工作提供智能化的采編體驗。
在政府網站日常運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下級向上級報送新聞,上級從下級單位采集新聞的場景…這兩種工作往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成本,TRS最新推出的數家服務系統(tǒng),可以為用戶提供數據服務,涵蓋全部網信辦指定新聞轉載列表,還可以監(jiān)控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數據的定制服務,同時還可以下載一個小插件,在網上看到需要轉載的新聞,直接一鍵轉發(fā)到CMS系統(tǒng)中,進行發(fā)布。
內容準備好了,也應該提升展現(xiàn)形式,我們將為您提供新媒體的圖文混排工具,內置大量的樣式,可以讓相對比較死板的政策、新聞稍微的靈動起來,同時還可以關聯(lián)內容管理系統(tǒng),直接從稿件庫中獲取稿件內容,再對稿件內容進行排版;這樣就可以生成微信公眾號中排版優(yōu)美、樣式美觀的文章。同時也提供H5的可視化新聞制作,這就是前面我做的政策解讀所是使用的思圖云平臺,我這里也放了一個思圖云平臺的微信二維碼,可以直接在微信公眾號里制作簡單的畫報、賀卡、相冊等,大家可以試一下。

H5可視化新聞制作
?。ǘ┑们勒叩锰煜?/strong>
既然內容都可以通過適應于不同渠道的編輯器去進行編輯,那么我們的內容管理平臺也一定要實現(xiàn)對全渠道、全終端的統(tǒng)一管理,包括網站、移動版以及APP矩陣,可以快速創(chuàng)建移動站點,統(tǒng)一對微博、微信進行管理,實現(xiàn)渠道統(tǒng)一管理、內容統(tǒng)一管理。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對不同終端內容的統(tǒng)一管理、渠道的統(tǒng)一管理,但又可以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訪問體驗。

統(tǒng)一管理平臺
(三)用戶畫像
信息發(fā)布出去之后,我們的工作也并未結束,我們還要去了解我們的用戶,了解我們的用戶行為,可以通過對各個渠道獲取用戶的行為信息,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興趣圖譜,對用戶形象畫像,制定標簽,并根據用戶的行為特點,來進行關系的優(yōu)化,為用戶精準的推薦用戶所想要的咨詢、辦事與服務,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訪問行為、來實現(xiàn)對網站內容的優(yōu)化。我們也有基于大數據采集與分析的智能感知模型,可以將引擎推送的內容以最佳的方式展示到用戶面前。

基于大數據采集與分析的智能感知模型
?。ㄋ模┨岣邆鞑ビ绊懥?/strong>
那么有了好的內容,有了各個渠道的發(fā)布,有了對用戶的畫像,我們又想知道,現(xiàn)在我的這個政府網站影響力怎樣???我發(fā)布的政策有沒有人看?。吭诨ヂ?lián)網上的傳播情況怎樣啊,這時候我們就要對我們的網站,對我們的內容進行傳播分析。我們會從網站、搜索引擎、社會化媒體以及APP四個維度去分析我們網站的傳播情況。對網站我們會分為核心媒體、一級媒體、二級媒體等不同的等級; 社會化媒體包括微博、微信等各種社交媒體的傳播情況。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們在媒體上做的一些例子,我們對一個事件、或者專題進行傳播分析的時候,會形成整個事件的傳播力指數(見下圖),其中就是所說的網站、APP、微博、微信等的轉載、互動等情況進行評判的,以可視化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還可以抽取出所發(fā)布信息中的一些熱詞,以熱點詞云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

傳播影響力分析
對微信公眾號影響力的排行,可以從公眾號的閱讀數、點贊數、文章數等多項指標進行打分,評比出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指數。還可以對一篇文章進行分析,看到這一篇文章的閱讀數、點贊數、相似文章以及整個閱讀曲線(見下圖),從閱讀曲線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篇稿件下午1點到3點閱讀數量增長的非??欤覀兛梢酝茢?,可能是在午休的時候大家看到了這篇文章,并且快速的傳播,我們也可以根據用戶的閱讀曲線去調整微信文章的發(fā)布時間,在用戶閱讀量比較高的時間去發(fā)布新的文章,可能也會帶來不錯的效果。

微信文章閱讀曲線圖
下圖是微博上的熱點事件,也是通過我們的大數據中心采集大量的微博數據,完全自動形成的這樣的微博熱點分析,可以看到按地域的微博熱度,以及全國的微博熱點事件。

微博熱點事件圖
今天主要是從一體化采編、多渠道發(fā)布、全面用戶畫像、精準用戶推薦、多維度平臺運營、完整影響力分析的角度去提升政府網站的影響力。拓爾思也即將推出全新版本的內容管理平臺,是完全針對政府用戶的新一代政務門戶平臺,可以為政府用戶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