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起,“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開始在南京市政府網(wǎng)上24小時接受市民對政風行風建設方面的咨詢、建議、投訴、舉報。南京政府網(wǎng)上一共公布了13類群眾可以舉報及投訴的情況?!澳暇┦姓L行風熱線”在收到群眾來信后將進行分類,并按照內(nèi)容不同,在不同的工作日期限里做出答復。(2009年9月24日 龍虎網(wǎng))
由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業(yè)務水平不扎實、職能定位不準確而導致的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目前正在逐漸成為相當數(shù)量公職人員的通病,盡管在人事制度和監(jiān)督程序上都明文規(guī)定了相應的懲罰措施,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卻面臨著諸如群眾信息反饋渠道單一且狹窄,調(diào)查過程及處理結果暗箱操作不公開,對責任人失職瀆職的問責不夠及時有力等一系列問題難以克服解決,這就造成了部分公務員無視違規(guī)違紀的代價而肆無忌憚地一再犯錯的丑陋現(xiàn)象,不僅是對公職人員素質的玷污,更是對政府部門形象的損害。對執(zhí)政者而言,如果說貪腐是頃刻吞噬原則的烈性炸藥,那么懶散就是逐漸侵蝕意志的慢性毒藥,較之于前者,后者的危害更加隱蔽也更加嚴重。因此,對工作風氣的糾正和塑造是行政部門必須下功夫花精力狠抓實抓的重要課題,而這個過程也必須要充分地聽取群眾的聲音、切實地掌握群眾的意愿,所以盡可能地使用各種方法來為群眾提供說心里話、說實在話的機會和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談及南京市在其政府網(wǎng)站上開通“政風行風熱線”,就是行政部門借由網(wǎng)絡的便捷性和快捷性拉近與群眾間距離的積極嘗試和良好示范。從南京市政府的這種做法不難觀察出其最終設想就是希望通過網(wǎng)絡對話的形式來調(diào)動廣大群眾議政督政的積極性和成就感,進而以群眾的鞭策提升公職人員整體的作風與素質。13類可舉報或投訴的違規(guī)情況幾乎涵蓋了涉及群眾利益的行政工作的每一個具體層面,換句話說,就是把公務員日常行為的一舉一動都納入到群眾監(jiān)督的視野之內(nèi)。最重要的是,這種干群網(wǎng)絡對話模式力求做到有問有答有始有終,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群眾關心的事就一定要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當然,“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的遠景雖然是值得期待的,但是怎樣才能使這條熱線真正“熱”起來,真正變成政府聽言于民、示理于民、取信于民的執(zhí)政晴雨表,而不是把玩政績愚弄群眾的花架子,這其中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到做實,讓熱線發(fā)揮出劈砍行政陋習的利器之功效。
喝茶看報紙、打牌玩游戲,這樣悠哉悠哉的寫照不知從幾時起早已成為群眾對公職人員的直接印象,對于本該廢寢忘食鞠躬盡瘁的執(zhí)政者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像南京市開通網(wǎng)上熱線這樣的做法盡管有巨大的督導作用,但是畢竟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基上扭轉公職人員松散的風氣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公職人員自身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職務榮譽感,提升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公職人員的風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