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掌控了大數據 上海踩踏事件可以避免我們的投訴可以更快解決我們能了解屬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近日,隨著“清華-青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和“青島市大數據與智慧城市應用研究中心”落戶青島高新區(qū),青島全面開啟了“大數據時代”,2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大數據專家給青島的智慧生活支招。
記者獲悉,為促進青島市大數據產業(yè)的發(fā)展,2014年4月26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xié)議,共建“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并在青島成立“清華-青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經過雙方前期的積極籌備,最終于昨日正式揭牌落戶青島國家高新區(qū)。
清華-青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以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為技術依托,將圍繞青島市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互聯(lián)網金融、海洋科技、現代制造等重要領域的科技需求,開展前沿技術創(chuàng)新、系統(tǒng)集成創(chuàng)新、工程化研發(fā)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統(tǒng)籌推進青島互聯(lián)網大數據產業(yè)集群式發(fā)展。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以清華-青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為成果轉化平臺,整合已有的科研布局和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與青島市各方開展科研合作、人才合作和教育合作,打造大數據科技創(chuàng)新新高地。通過建設雙方優(yōu)勢互補,探索一條教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增強區(qū)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代產業(yè)發(fā)展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模式。
亮點1 大數據已經無處不在
“大數據是繼互聯(lián)網以后,能滲透勞動各行各業(yè)的一個技術。以前,在美國,大家知道任何傳統(tǒng)企業(yè),只要沾上互聯(lián)網幾個字,股票都飛漲。今天大數據有這個能力和滲透力。 ”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朱文武說。
除了傳統(tǒng)的行業(yè),大數據涉及到金融、智慧城市、材料、醫(yī)療等數據之外,還產生了新的新型的產業(yè)。比如說數據材料,數據制藥、數據醫(yī)療。除了傳統(tǒng)行業(yè)之外還會產生新的新興行業(yè)和新的增長點。
亮點2 大數據帶來“智慧城市”
“城市可以說就是一個大數據,要管理一個城市,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就是把數據有效地利用起來。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劉震講述如何利用大數據來打造 “智慧城市”、如何獲得“智慧生活”。
“要利用這個數據,就是看我們怎么來采集這些數據,然后處理這些數據。 ”劉震說,這些數據在各行各業(yè)都有,包括空氣質量檢測、包括食品安全、甚至是旅游景點的管理。這些都可以有效地服務于城市管理。在這個方面,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奧巴馬成為總統(tǒng)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提出來開放政府,將很多政府的數據公布出來。市民到紐約政府的網站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數據,比如說民眾的投訴等等。311電話,這個電話就將比如鄰居比較吵,或者是地上有一個洞等數據報上去,這些信息馬上到網上,然后專門有政府部門會處理這些投訴,同時這些數據也馬上會公布出來。 ”劉震說:“有了這些數據,很多開發(fā)者就可以開發(fā)各種應用。比如說下雪了,你坐在家里就知道今天學校是不是關門等。
亮點3 大數據能避免外灘踩踏悲劇
“大數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及時地感應。如今,智能化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處理事情的快慢,能不能及時做出決策? ”劉震說,比如說不久前的上海踩踏事件。這個問題假如是用大數據處理的話就可以避免。
假如有一個智能旅游的應用,這個智能旅游就能看實時的各個景點人數。另外一個應用就是緊急事故處理,就是根據不同的標準,特別是根據樓宇的標準,規(guī)定每個樓宇最多有多少人可以進來,或者是根據一個地方,可以規(guī)定人的密度是多少,這些都是有硬性指標在的。
在美國,每年的新年有一個彩球的降落儀式,這個儀式每年都是有很多游客在那里看,他們管理得井井有條,一個基本的要素就是人群的密集程度。基本上就是劃區(qū)域,每一個區(qū)域可以有多少人,到了這個人數就關掉然后再開放新的區(qū)域。這種指標假如能夠結合起來,把智慧旅游和緊急事故處理的應用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一個預警等。這種智慧城市的應用就是通過及時的事態(tài)的感應和跨領域的分析,可以能夠建立起來的。
此外,對數據進行服務整合也很重要。劉震說,紐約市政府緊急事故處理部門,是跨部門的一個服務,專門有一個控制室,控制室里面有120多個政府部門的代表在那里面長期入駐,而且提供數據,這個部門就是根據這種數據來整合分析,為市長服務,為市民服務。
亮點4 微信圈里藏著社交大數據
“從新聞與傳播的角度來看,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人的大數據,以及由人構成的社群所表現出來的大數據。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說,比如說人的數據,你每天拿著一個手機,你跟別人聊天的所有的內容,如果手機里面有一個軟件在分析,手機知道你在聊什么,喜歡什么,你在手機里面跟你的好友在微信當中交流,所以手機知道你的朋友是誰,你每天晚上帶著手機在邊上睡覺的話,手機如果有一個分析程序,它只需要定位一下,這就是你們家,所以手機也知道你們家在哪兒。如果你帶了一個智能手環(huán),手機也可以知道你的身體狀況。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微信就是大數據。 ”沈陽說,央視春晚在開始之前就預測,搖一搖紅包,峰值是1億次每分鐘,實際上是8.1億次。當所有人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我們的大數據可以把每一個受眾的情況給挖掘出來。比如說你在春節(jié)期間包紅包的額度代表你的經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