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到4000字是陳士駿來臺灣地區(qū),這次再寫4000字則是因為Google正式推出新的瀏覽器Chrome,震憾業(yè)界。 Google也厲害,其實在同一天也同步推出了Picasa人臉辨識功能,硬就是比Flickr出的其他的更上一層樓…而且有用,但與Chrome比起來當然是不同的level的事件了??吹竭@位網路巨人的大動作,我也想從中試著拼湊出一些互聯(lián)網上明后年可能產生的形貌,在這邊記錄下來! 

  

  認識Chrome,大家都從這篇蠻復雜的漫畫開始。它開宗明義就說Google Chrome的特色目標就是更穩(wěn)定、更快(它將原本Webkit下的JavaScript引擎再改寫,降低記憶體且不至在高度互動程式中變慢或掛掉)、更安全(自動更新惡意網站與網路惡意程式清單并保護瀏覽器),全部開放原始碼,還包括一個父母或情人最不喜歡的 完全匿蹤(incognito)功能,上網干什么事再也沒人知道,就算有人來查勤也一關拍屁股走人了事……但,做瀏覽器畢竟是十年的功夫,Google Chrome仍然有些東西,似乎來不及做進去,譬如等頁面的時候沒有顯示目前已下載多少(雖然此BAR通常也是供參考而已),也沒辦法輕松整理 我的最愛等等。 

  重要的是,為何Google推出Chrome? 

  下載了Chrome試用,會發(fā)現(xiàn)原本在瀏覽器最頭頂上的title欄直接換成瀏覽器中最重要的tab,整個畫面完全的拉大,也讓上面的tab(代表好多網頁)與下面的toolbar(代表好多桌面軟體)兩邊剛好形成 遙遙相望、相映成趣的錯覺。當你一直開著瀏覽器以最大化的模式在玩,等于就宣示了Google已經站到微軟頭上成為自己的作業(yè)系統(tǒng),也透露了Google的野心。但,從時間點來看,微軟的IE 8 beta 2剛于上周推出,Google表面上似乎想辦法讓 瀏覽器這個重要的平臺,不要被微軟 綁架走,以 微軟為頭號對手(如果它真有預設對手的話),但仔細一點會看到,若要這樣,不需要推出一個自己的瀏覽器啊。推出的話,無論是五年、十年來看,未免都太慢了,不如與Firefox的合作關系再更深一點?而且,尤其看看IE 6已推出七年至今仍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使用者,有些使用者當初既然不會轉到FF,現(xiàn)在更沒理由轉到Chrome。有趣的是,Google的最重度愛用者,與Firefox使用者很有可能是同一群,此地無銀三百兩,我覺得,Google Chrome的第一階段的 假想敵,想當然爾是Firefox也!而,我狂想,它還很聰明的等到IE 8推出才 跟進,讓輿論去與微軟IE 8擺在一起比較,以巧妙的避掉直接與FF 3比較的機會,也以免掀起 Google想偷偷霸占網路開放氣氛的質疑。 

  但,Google是個商業(yè)體,當然不可能永遠都將所有東西 免費、 開放,第一階段先讓FF的使用者也來使用Chrome后,接下來更有趣了,Google舉足之重,足以改變整個全球互聯(lián)網產業(yè),這個角度來看,Chrome的推出,在明年后年已經不是在誰要打敗誰的問題。對創(chuàng)業(yè)家及關心網路趨勢的人來說,Chrome的推出,有以下七點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Google將以 速度一統(tǒng)天下:Google的產品特色向來是對于一秒鐘的延遲(latency)無法忍受,讓網頁快一秒鐘也都要放鞭炮慶祝,因此他們一直很努力在 云端將所有的硬體都修到他們眼中水準的程度,但在 地面,也就是瀏覽器這端,一直碰不到。我們可以將Chrome視為這是Google再進一步加快它旗下所有APP速度的努力,或者更強烈的說,是Google試圖更 拉開它與其他網站的差異。要知道,網站的速度會嚴重影響使用該網站的意愿。介面不好用,用習慣也會變得愈來愈上手,但速度慢的,用了幾個月還是慢,兩個差不多的網站放在一起,速度快的永遠領先(除了怪怪真正強的Twitter外)。一年后,使用Chrome的這群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Google產品的速度已經快到沒有任何其他網站可以與之匹敵,更提升了一些人對于網站使用的 要求,或許這個對速度的要求會苛到沒有任何一個網站做得到,Google旗下的所有 民生產品通通都一飛沖天了。 

  二、介面被強迫簡化:為了抵抗第一點的發(fā)生,網站唯一與Google競爭的方式,除了砸錢買主機、調校軟硬體效能之外,可能只剩下將網站 簡化再簡化 ,于是,所有目前網站必須面臨改站危機,牢牢的再被剝一層皮,完完全全的再簡化一層掉,考驗工程師、設計師。要把一個東西復雜很容易,要簡化反而難。 Google在簡化介面的確有它的一套,不但在它的網站上展現(xiàn)它簡化的功夫,在Chrome也可看出它的用心,許多按鈕或控制項都是 一體多用,譬如搜尋框以Google的OmniBox技術,很聰明,敲一敲就變成了Google搜尋;譬如 我的最愛,只需顯示一點點,不像其他都一次拉好長,此頁是書簽或不是書簽所顯示的不一樣。據那篇Google漫畫認為,瀏覽器的功能,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好,所以他們要找到功能鍵中的 甜蜜點(真少人聽到這樣用,甜到我心),以微軟的備受爭議的Office新介面來說,他們也是想找到甜蜜點,但講法似乎就不是這樣?但字體果然和IE與FF都還是有點不一樣,這是因為它用的是Safari的Webkit當來做rendering。當然有可能是我們寫得不好,但誰能真的跟得上現(xiàn)在這么多瀏覽器的速度?當市面上從一個瀏覽器變兩個,設計師可號稱兩者支援為必要的;而從兩個變三個,三個都支援則變成競爭優(yōu)勢;從三個變四個,又變得 能躲則躲,從四個到五個的時候,只有阿呆才會真的完全去研究怎么用,剩下的全部就縮在一個小小的范圍去改了,或許這也算是Google將全球網站簡化的第二步。 

  三、Email再度重翻:Gmail在Google Chrome上面跑,顯然是非常的快;我家的連線已經夠慢了,它竟然就像桌面軟體。你說,這有什么意義?有!盡管社群網站頗有后來居上之勢,但email依然是目前網路上最普及的產品類別。 Google的收益、打企業(yè),或許不會想到email,但做到社群、合作(collaboration)這部份,它一定會以email為進入重點,Google Groups里的email也扮演比其他傳統(tǒng)group網站還要的重要角色。事實上,大部份的使用者都有不止一個信箱帳號,我有兩個Gmail加公司的也用Google服務,所以我都是FF和IE各開一個,隨時用兩個不同的帳號登入,我想許多人是與我一樣的狀況,我現(xiàn)在常常開Firefox與IE,趁此可以開兩個帳號,我可預見的是,以后我會隨時開著Chrome,專門來收email,然后讓IE與FF可以來看其他網站。這是許多大廠所不樂見的。 

  四、Google有機會借Chrome更近開發(fā)者: Google OS的野心是很明朗的,但很多人看 Google OS,還得像一只章魚四處擴張,搶下微軟自己開發(fā)作業(yè)系統(tǒng),又想搶下手機廠商自開硬體等,其實或許不必這樣,這點,我覺得A VC講得已經相當貼近,就是Google的策略比較像是想 搶著復制IBM clone,要知道為何1980年代個人電腦會興起,都要謝謝除了IBM本身就是一個完全可以復制并開放的系統(tǒng)外,最重要的是,微軟其實也夠開放的、聚集各路好手一起幫它開發(fā)應用軟體,接下來才有網際網路的這種 更開放的事?,F(xiàn)在已經開放、開放、開放,開放的東西太多了,Google已經發(fā)現(xiàn),最關鍵的并不是去做一個好用的平臺,而是反而去 最貼近開發(fā)者。所以它的策略,從Google Apps到Android通通都是做大量的開發(fā)工具,而Chrome也只可被視為讓這些人 多一個選擇,就算使用者不選Chrome,那也沒有關系,只要開發(fā)者選擇就好,開發(fā)者只要對他的使用者說: 這個超好玩的網站實在太多AJAX,抱歉,只有Google Chrome才跑得動!所以,Google OS早就存在,而且這個OS已經是無以撼搖的市占,它推Android,就有一群人會跟過去,現(xiàn)在推Chrome,促使大家以它為開發(fā)目標;下次推任何平臺,都會跟著過去,這是它的OS。它走的正好是以前微軟暈倒所成功的路線。 

  五、 離線瀏覽透過Chrome更廣為接受:Chrome對JavaScript最佳化,讓AJAX更多變,成為 互動式網站的首選,這招可說是一邊賞拐子給Flash與微軟控制項,RIA可以讓網路和桌面結合呈現(xiàn)炫麗功能與畫面,但對網站來講最重要的還是 在地運算(local computing)這件事,尤其是 離線功能,早在兩年前寫的 不斷線的網站我就渴望它了。 Google Gears提供網站可以在local存取一個簡單的資料庫,并且在使用者桌面上加直接快捷鍵可在離線時亦可叫出。相較于Mozilla Lab的Prism,在Firefox 3竟然還不是標準,如TechCrunch所言,Gears在Google Chrome卻已經變成標準內建,也就是說一裝Chrome就有了Gears,也就是說使用MySpace、Zoho等網站就可以立刻使用它的離線功能,而關于Gears的設定也可以在進階選項的 網頁內容欄位即可找得到,可以說終于把離線這檔事提得非常高!當然有人是拿它來加強網站速度,但我不認為只有如此。覺得這個要點是,對許多人來說, 下載一個瀏覽器的 擴充套件(plugin)這件事,從來沒有做過,我不能保證我的使用者全部都會下載套件。所以,我有一天,我可能在Mr.6加一個按鈕: 要上飛機了?可按此鈕則下載所有的Mr.6文章在飛機上慢慢看。除了外加 祝你一路好眠?。ㄟ@是笑話),下面再加一句 請用Google Chrome,下載程式或許比下載內建還簡單。也就是說,Chrome或許將變成所有想制作離線網站的開發(fā)商的 第一選擇。 

  六、瀏覽器乍開所看到的 首頁之戰(zhàn):大家問,為何微軟的網站還會是全球最常上的網站,臺灣有時也在問,為何Yahoo!奇摩很難以打敗,有時候,有一個不可抗拒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們都被設成瀏覽器的首頁了。 Chrome出來,大家想的也是這件事,Google已經靠搜尋引擎這檔事成為許多人的首頁,對于剩下的人則又施以 iGoogle讓這個首頁更棒,那接下來Chrome假如有些人開始用,又可以做出什么比iGoogle還又進一步的東西,促使Google產品變成大家的首頁呢?答案出來了:在 選項里的 起始時區(qū)塊,看到有個選擇是 開啟下列網頁,而且可以一個又一個的 新增,最后,它就在首頁呈現(xiàn)好幾個網站的首頁圖象讓你點選。這招看起來不會 藏私于Google,其實是在對Google好。我早就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不只想以Google搜尋當首頁,其實很想將Gmail、Calendar等等設成首頁,這樣的方式我可以不必開頁,它直接就在第一頁顯示了以上所有網頁的最新的截圖,我一點就看到我Gmail有沒有新信等等,這場 首頁之戰(zhàn),Google Chrome顯然隱隱的打得漂亮。 

  七、國際競爭:這點許多人沒發(fā)現(xiàn),網路雖然飽受國界之苦,各國玩各國的,但全球的 重度使用者卻是緊緊相連的;一有新東西,每個地方都會伸長脖子殷殷期盼,部落客也都會寫,互相引用支援,這次Google推Chrome,短短兩天,掀起全球重度使用者與部落客的大串連,以行銷的角度來看,可成為一個很棒的數(shù)位行銷案例,這就是網路品牌的 資訊力量。麥當勞的品牌是連到胃,Google的品牌是連到大腦與手,它會透過鍵盤與滑鼠,馬上傳出去的;不只這樣,Google雖然在組織與開發(fā)上以 bottom-up出名,但它的全球行銷卻是漂亮的 top-down,臺灣這邊的分公司也馬上就在第一時間要開記者會公布,臺灣的Google首頁也同步放上了 新!立即下載Google瀏覽器(測試版)(只是可能因為上得太急, 載字好像使用了簡體字,呵呵)像這樣的 全球同步鋪點的動作,將會愈來愈突顯Google的強。相較之下,記得在前陣子Yahoo!與微軟的紛爭中,Yahoo!拼命推新的產品與新的點子,但亞洲這邊毫無動靜,我認為,Yahoo!的總公司在全球就沒有這么有由上到下的張力,或許是因為亞洲的分公司皆太強,自己的team也大,等于已經兵拆四處,不像Google這樣一口氣掀起全球的感染。當然,接下來Google是否能傳染超過重度使用者,到全部的使用者,依然是個問號。雖然它把握這么多開發(fā)者,若臺灣開發(fā)者不夠眾,又代表著什么意義? Google又要如何幫開發(fā)者以同樣top-down的方式展到全球,這個,或許是我們可以繼續(xù)期待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