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時,65歲的盧麗敏拿起手機,熟練地點開App開始買菜,家中的菜籃已擱置許久;在醫(yī)院配藥的老伴章榮天亮出手機上的“健康碼”,“嘀嘀”一掃就完成了掛號、就診、繳費;去上班的兒子章欣陽,一腳油門開出收費車庫,“先離場后付費”讓出行暢行無阻。
這是杭州一家人最普通不過的日常,也是這座城市數字賦能生活的縮影。忠實踐行“八八戰(zhàn)略”,杭州堅持以數字賦能持續(xù)推動城市高質量發(fā)展,書寫著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時代答卷:
杭州全市生產總值從2003年的178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5373億元,人均GDP達2.2萬美元,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從千億級到萬億級的跨越,數字經濟成為杭州轉型發(fā)展的主動力,也成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壓艙石”。
數字賦能便捷生活
城市幸福宜居的新密碼
“手機一掃,不到半分鐘就能入住,太方便了!”近日,陜西游客高婷入住杭州昊麗酒店時,她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數字賦能帶來的便捷。這源于杭州城市大腦升級后開拓的種種新場景:停車“先離場后付費”替車主分憂、看病“最多付一次”為患者減負、旅游“多游一小時”讓游客舒心……
應用場景中越來越強的獲得感,源于城市數字治理實戰(zhàn)能力的不斷提升。自2016年城市大腦誕生以來,杭州就在不斷探索它的“成長路徑”,從治堵“工具”到治城“中樞”再到防疫“利器”,杭州不斷升級數字化治理城市的能力。11大系統(tǒng)、168個數字駕駛艙和48個應用場景的數字賦能,正讓杭州城市治理變得更加精準、高效,也讓“用一部手機治理一座城市”變?yōu)楝F實。
今年抗疫之初,杭州率先研發(fā)推出“健康碼”,目前累計申領量已經突破2100萬人,使用量超過15億次,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杭州方案。江干區(qū)丁蘭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值班人員倪鋒明說,抗疫值班期間,他通過城市大腦的“數字駕駛艙”,能實時看到無人機傳回的畫面。當發(fā)現有人在居民樓樓頂打牌,且有兩人未戴口罩,他便迅速通知正在附近值守的志愿者前去處置,從發(fā)現情況到化解問題,前后不到10分鐘。
首創(chuàng)“親清在線”,杭州讓企業(yè)點對點線上報送信息,讓惠企政策“瞬間兌付”給企業(yè)和員工。目前,“親清在線”不斷開發(fā)出民生應用版。前不久,家住華亭社區(qū)的錢女士,在江干區(qū)“民生直達”平臺上申請了大病一次性補助政策,不到半小時,就收到了補助款到賬的短信通知。截至目前,“親清在線”已累計為15.5萬家企業(yè)、78萬群眾點對點兌付政策資金13.3億元。
從群眾需求導向出發(fā),杭州一直致力于在民生公共服務領域全力推廣運用大數據技術,最近正在全力推進交通場所、旅游景區(qū)、文化場館、商圈等九大領域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數字“基因”,已成為杭州幸福宜居的新密碼。
數字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張力
打造高質量發(fā)展“雙引擎”
“我沒出門,可步行街全逛遍了?!?月18日,杭州湖濱步行街二期亮相后,90后林曉蕓拿著手機跟著屏幕那頭的主播邊走邊買,一晚上就下了4單。習慣“云逛街”的林曉蕓并不是孤例,越來越多的杭州人愿意為“新消費”買單:今年3月開始,湖濱步行街打造“湖上直播間”,截至目前,已吸引1.21億余人次觀看,累計帶動成交額21.55億元;下城區(qū)開展的“云購武林”消費嘉年華,為武林商圈帶來近16.1億元銷售額。
全國超過80%的電商App、網紅主播“駐扎”在杭州;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培訓師、直播電商人才……大量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職業(yè)在杭州層出不窮。云計算與大數據、信息軟件、人工智能、物聯網……聚焦新技術突破,杭州集中精力持續(xù)打造世界級產業(yè)集群和創(chuàng)新大平臺,創(chuàng)造性張力不斷被激發(fā)。2019年,圍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實現營業(yè)收入11296億元,比上年增長19.4%。
阿里云、網易云、數字安防、通訊網絡設備、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阿里達摩院……杭州一邊不斷夯實數字產業(yè)化的基礎,打造新經濟發(fā)展的樣本,一邊以產業(yè)數字化構建智能制造新模式,深度重塑生產、生活新方式,賦能美好生活。
9月16日,在余杭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阿里巴巴推出的新制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揭開面紗。在生產車間里,每塊面料都有“身份ID”,進廠、裁剪、縫制、出廠可全鏈路跟蹤;產前排位、生產排期、吊掛路線都有AI機器做決策……
這座數字化工廠將為中小服裝商家提供智能化柔性制造平臺,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通過幫助中小企業(yè)解決預售預測難、快速反應難等生產供應鏈中的痛點,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個性、更精細的服務與體驗?!薄跋V窃臁逼脚_負責人伍學剛說。
堅持數字經濟和制造業(yè)兩手抓,形成杭州高質量發(fā)展的“雙引擎”。截至2019年底,全市超過70%規(guī)上企業(yè)實現數字化改造,“企業(yè)上云”“ET工業(yè)大腦”驅動的智能制造正如火如荼。同一時間節(jié)點,杭州已建成5G基站12153個,約占全國9%,5G網絡連續(xù)覆蓋1400平方公里。
附1: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tǒng)(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tǒng)、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yè)務操作系統(tǒng)”(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tǒng)、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yè)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yè)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yōu)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qū))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yè)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yè)務系統(tǒng),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yè)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2: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fā)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從最小顆?;翟礃藴驶?、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yè)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yè)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fā)展。截至目前,該系統(tǒng)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qū)、南山區(qū)等地應用,獲企業(yè)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