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實打實、硬碰硬”揚州首次電視問政12月14日啟幕,當日,該市房管、國土、建設三個部門“一把手”走進演播廳接受“首考”,面對電視鏡頭、面向全市人民,向社會報告,現(xiàn)場接受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市民代表和特約評論員的考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的關鍵時期,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是否通暢,民意是否得以充分合理表達。當下,“電視問政”這一新的問責形式,已經(jīng)被中國多地政府啟用,迅速興起,并已逐漸進入百姓的視野,此舉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譽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也是提醒各級官員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在陽光下運行。
今年作為實施“十二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揚州連續(xù)11年以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部署民生工作,今年揚州民生“1號文件”確定176項目標任務以及22項為市區(qū)人民辦實事事項。用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的話說,“最基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每年辦幾件民生大事、實事,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變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1號文件”是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有承諾就要兌現(xiàn),這是信用,更是責任。謝正義坦言,民生工程更多的是“里子”工程,工作的好壞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秤,來不得半點馬虎。
對于14日接受“首考”的三個部門“一把手”來說,架著攝像機、坐滿觀眾的演播廳,是個令人緊張的考場?,F(xiàn)場他們分別做了述職報告,報告了他們今年承擔的民生幸福工程的建設進度。可以看出這些習慣作報告的官員們,不太適應老百姓的話語,以至于主持人打斷他們的發(fā)言,要求言簡意賅。
現(xiàn)場人大、政協(xié)、網(wǎng)友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如何加強業(yè)主委員會作用,如何申請公共維修基金,打造不淹不澇城市進度、古城保護、河道整治費用公開等的多個問題,也得到了3位官員的一一解答。正是他們的態(tài)度誠懇,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贏得了現(xiàn)場的掌聲,評議的高分。
據(jù)揚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張躍進介紹,此次“三公開三報告”電視直播是揚州首次“電視問政”,活動為期三天,主題是“讓城市更秀美,讓人民更幸福,讓發(fā)展更科學”,市建設、房管、國土、人社、物價、供電公司、公安、城管等8個部門負責人將“出鏡應考”,向社會向老百姓報告今年揚州民生幸福工程的建設進程。張躍進解釋道,這8個部門是從承擔今年市委、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任務的33個部門和2個公共服務單位中,由社會群眾投票推選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