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呈爆炸式增長,政府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公眾對政府開放信息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政府開放數據勢在必行,并且成為政府信息化的重點項目。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兩會時提出:政府掌握的數據要公開,除依法涉密的之外,數據要盡最大可能地公開,為政府決策、監(jiān)督服務。2016年9年,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fā)展的行動綱要》,明確提出在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tǒng)一開放平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因為在政府開放數據方面起步較早,發(fā)展很快,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中國起步較晚,發(fā)展緩慢,相比之下落后很多,正處在學習和探索的階段。因此,借鑒發(fā)達國家先進經驗,對我國政府開放數據建設大有裨益。

  1 政府開放數據概述

  開放數據的概念最初來源于美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世界對開放數據的關注越來越多,并意識到開放數據對社會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9年1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正式發(fā)表了《開放透明政府備忘錄》,要求建立透明、參與、合作的政府,體現了美國政府對開放數據的高度重視。2011年9月,巴西、印尼、墨西哥、挪威、菲律賓、南非、英國、美國等八個國家聯(lián)合簽署了《開放數據聲明》,2013年6月,八國首腦在北愛爾蘭峰會上簽署《開放數據憲章》,在世界上掀起了數據開放共享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了開放數據給政府帶來的眾多好處。截至到2014年1O月,全球已有63個國家加人到了開放政府合作伙伴組織。政府開放數據的熱浪已在全球蔓延開來。

  所謂政府數據,就是指政府機構依據職責所創(chuàng)造、收集、處理和存儲的原始數據。那么政府開放數據,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政府數據應該可以在線訪問及獲取,因此格式應該是統(tǒng)一標準的;二是政府數據應允許重復利用和傳播;三是具有社會各界和公眾的普遍參與和非歧視性。

  2 美英澳政府開放數據的策略

  2.1 美國

  2.1.1 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

  美國作為全球政府開放數據的先行者,有著非常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陸續(xù)頒布了諸如《信息自由法》、《陽光下的政府法》、《電子政府法》、《隱私權法》、《電子信息自由法令》、《GPO電子信息獲取促進法》等一系列核心法律。這些法律給美國政府開放數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為政府開放數據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在這些法律的基礎之上,為了使法律不過于僵化,美國政府還簽署了一系列保障政府開放數據的文件(見表1),與法律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了美國政府關于開放數據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

美國政府簽署的政府開放數據文件

  2.1.2良好的政府開放數據平臺建設

  美國政府開放數據的平臺建設在世界上也是處于領先地位的。其中代表性的有THoMAS、Census.gov、OpenSecrets.org、GovTrack.US、Data.Gov。以Data.Gov為例,它是美國政府在2009年開發(fā)的,開發(fā)者是美國聯(lián)邦CIO委員會,主要收集聯(lián)邦政府各行政部門產生的數據,是國家層次的最全面的開放政府數據門戶平臺。它的優(yōu)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眾參與方式。Data.Gov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設置“對話”、“社區(qū)”等模塊方便公眾以合作者的角色進入網站,鼓勵公眾表達自己的信息需求以及對網站信息資源建設提出建議,從而實現了傳統(tǒng)政府門戶網站為公眾單向服務到與公眾共享共建的雙向交流的變化。

  (2)數據管理體系。Data.Gov的數據管理體系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元數據的分類體系,Data.Gov將它所收集到的各種格式的數據分為三個類型目錄,分別是原始數據目錄、工具目錄和地理信息目錄,再將這三個類型目錄制成一級目錄。同時這三個分類目錄并不是彼此排斥的關系,相互之間有交叉性。二是數據檢索管理,Data.Gov為每個分類目錄都設置了一個檢索框,檢索框有自動匹配和提示功能,方便用戶進行快速檢索,同時Data.Gov為所有的數據設置了兩個二級檢索分類,第一個是根據數據的社會屬性分為農業(yè)、工業(yè)、商業(yè)等29個類別,第二個是根據數據資源的主管機構分為財政部、司法部、土地管理局等120多個類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交叉選擇。Data.Gov通過二級分類體系,分別從宏觀和微觀上對數據進行了描述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數據資源管理利用的質量,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語義網技術。語義網作為Web3.0時代的產物之一,是一種智能網絡,不但能夠理解詞語的概念,還能理解詞語之間的邏輯關系,使交流更有效率。目前Data.Gov通過制定完善的數據標準,引進RDF、XML等關鍵技術,設計構建語義網,以期提高政府對開放數據的處理能力和效率。

  2.2 英國

  2.2.1 英國政府大力支持

  英國不是第一個開展政府開放數據的國家,但是卻是至今為止政府開放數據運行最好的國家,這離不開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管理上,英國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信息經濟委員會來管理和督促英國開放數據的發(fā)展和戰(zhàn)略制定,還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數據開放研究所來負責政府數據開放存取的研究工作。在經濟上,英國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資金用于政府開放數據的建設,在英國政府開啟政府開放數據建設之初,就投資了8000萬英鎊用于鼓勵個人或者企業(yè)研究開放數據,誰研究出了成果,誰就可以申請基金獎勵,因此英國很多民眾都參與到了政府開放數據的建設中來。2012年底,英國政府在科研和創(chuàng)新項目上投入了6億英鎊,其中大數據領域就占了1.89億,是總資產的38.6%。

  2.2.2 數據文化的宣傳

  英國非常重視對數據文化的宣傳,走文化建設與技術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道路。目前英國政府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季關于開放數據領域的展覽,在社會各界取得了很大反響。英國幾乎全民參與開放數據建設。英國政府開放數據的良好局面,與政府對數據文化的宣傳有著很大的關系。只有讓數據文化深入人心,公眾真正了解政府開放數據,看到政府開放數據所帶來的好處,才會發(fā)自內心的去支持和參與,從而使建設過程更加順利。

  2.3 澳大利亞

  2.3.1 注重隱私保護

  澳大利亞與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早期的時候就是英屬殖民地,在政府開放數據建設方面幾乎和英國同時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在盡最大程度開放數據的同時非常注重對隱私安全的保護。2013年澳大利亞政府發(fā)布了《公共服務大數據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提出了六項原則,其中第二項就是數據公開要注意保護公民的隱私。政府要求各部門各機構在開放數據之前首先要考慮到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尤其是在跨部門使用的時候更要認真檢查。從各類數據的產生,到聚集成各類數據集,直至數據流向目的地,數據應用分析的整個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有效的控制手段。

  2.3.2高效的管理體系

  澳大利亞政府數據開放建設最主要的推力是政府,因此,為了保證政府數據開放能夠長期健康穩(wěn)定高效的發(fā)展和運行,就必須制定一套健全高效的政府管理體系。在管理體系上,澳大利亞政府制定了“部門領導+CIO”的模式,領導班子對開放數據整個項目負責,CIO則負責具體的執(zhí)行和維護工作。在部門層面,CIO又成為了部門的決策領導,由部門其他人員實施具體的事項。這樣的管理體系從高處著手,機構精簡,在具體的操作、各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都有專人負責,每個人員都有自己明確的任務和標準的工作流程,避免了在實施過程拖拉懈怠、職責不明等情況發(fā)生,確保了政府開放數據建設能高效高質地完成。

責任編輯: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