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參政議政渠道逐漸增多。作為我國重要政治制度的具體實踐,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僅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政平臺,也是普通民眾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機會。微博的崛起使得民眾的政治生活變得更為生動,民意可以觸摸,可以衡量,與嚴肅的會議相比,互聯網上的參政議政現象同樣值得關注。

  與往年相比,2012年的“兩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其中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隨著微博的興起,尤其是政務微博快速發(fā)展,各地政府單位、官員紛紛開通微博,大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也紛紛上網,通過微博與網友互動。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發(fā)布的兩會輿情藍皮書中,“十大全國人大代表微博推薦榜”和“十大全國政協委員微博推薦榜”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經是活躍的微博用戶,朱永新、遲夙生、李東生等人大代表以及韓紅、陳明德、葛劍雄等政協委員,經常通過微博發(fā)表看法。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崔永元通過網絡征集提案,崔永元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兩會”前夕,他就受到900多封郵件,而他提案中的270條建議就均來自網友的反饋。

  通過網絡參政議政成為多數網民的選擇。2月7日,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聯合人民網推出2012大型全國兩會網絡聯合調查。截至2月29日24時,網上調查共計超過155萬人次參與投票,其中包括19萬手機用戶投票。調查結果顯示,網民投票選出的前十位熱點問題是“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yī)療改革”、“社會管理”、“教育公平”、“三農問題”、“反腐倡廉”、“物價問題”、“食品安全”、“房價調控”。

  隨著網絡問政興起,互聯網在網民參政議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較之往年,今年“兩會”期間,網民通過網絡參政議政出現新的特點和趨勢,其中主要包括:

  首先,民生領域仍然是網友關注的焦點,網友普遍對“收入分配”、“幸福民生”等話題傾注了較大熱情。“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林道藩到北京菜市場調研十元錢的購買力,引發(fā)網絡熱議,搜索發(fā)現,僅新浪微博中,截止3月13日下午,“十元購買力”話題就有將近48萬條微博。各地網友梳理近年來的物價變遷,對當前的低收入狀況,以及相對的高物價,甚至是稅負存在一定看法,凸顯了普遍的焦慮情緒。近年來,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網民的關注點不僅局限于個人的生活觀感,由制度環(huán)境引發(fā)的民營企業(yè)生存困境也備受關注,民間借貸成為“兩會”熱點。

  其次,網友參與兩會討論的平臺由新聞網站、商業(yè)門戶網站向微博轉移,呈現出深度參與的趨勢。多數網友仍然熱衷通過投票、民意測試等途徑表達看法,但是因為這種方式容易喪失個人主體性,淹沒個人價值,更多人愿意通過直觀的方式表達意見,發(fā)表看法。監(jiān)測發(fā)現,新浪微博上,“兩會”期間網友發(fā)表了與“兩會”有關的話題微博近320萬條,其中,原創(chuàng)微博40多萬條。微博提供了意見表達的平臺,是“兩會”之外普通網民的公共會場。

  另外,媒體和意見領袖在議題設置上起了主要作用。媒體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兩會”的熱點話題,除了新聞內容,“兩會”觀點也備受關注,人民網所屬的“人民網觀點頻道”微博賬號持續(xù)發(fā)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言論及觀點,用獨特、直觀的視角觀察“兩會”。意見領袖方面,因為兩會話題具有一定普遍性,如房價、稅賦等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取得一定的共識,意見領袖的觀點較為成熟,更被民眾所接納。

  值得注意的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網友的原生態(tài)互動逐漸增多。如對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討論中,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如西昌學院法學教授王明雯、遲夙生律師、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等,也在個人微博上對此修正案表示關注。代表、委員通過網絡互動,有利于聽取民意,吸收民間智慧,將為我國的政治生態(tài)增添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