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月14日電 今年,網絡問政再次成為地方兩會上的熱詞。代表委員認為,雖然目前民眾可以通過微博、信箱、手機、網絡訪談、留言板等各種渠道參政議政,但網絡問政的關鍵是落到實處,不能流于形式。當前能熟練運用網絡與民眾溝通已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問政渠道不斷拓寬微博成“網絡問政”絕對主角

  近年來,各地紛紛探索網絡問政模式,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為全國省、市、縣黨政一把手全部開通留言板并定期回應網友問題。今年的地方兩會,體現了網絡傳播速度快捷的微博無疑成網絡問政“主角”,2011年被稱為“中國政務微博元年”,全國政務微博數量增長迅猛。據了解,目前總數已近2萬個,各地紛紛通過微博問政加強溝通官民溝通。

  2月7日下午,“湖北政務微博發(fā)布廳”在人民微博正式上線,以政務信息發(fā)布為依托,兼顧“民生服務”,零距離服務百姓。2月8日至13日,江蘇省兩會間,當地媒體推出微博問政欄目,希望網友向省教育、衛(wèi)生、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門的廳長提問。

  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深圳黨委政府正在積極研究微博如何應用到政務中。吉林省政協委員于樹忠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應開設政務微博,政務微博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渠道、人民群眾表達利益訴求的新途徑、促進民生問題解決的新載體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新陣地,將真正實現群眾“問需于政府”和政府“問計于公眾”的有機統(tǒng)一。貴州省政協委員袁承東則認為每個政協委員都應該開設微博聽取民意。

  領導信箱也是網友普遍支持的網絡問政模式。湖北省人大代表、黃岡市市長劉雪榮說,“市長信箱的每一封郵件我都會自己看。”他與網民互動的渠道有三條:一是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二是黃岡市政府網站互動平臺,三是市長郵箱。

  東莞兩會期間打造了“時間問政”平臺,匯集民意,將建議傳到兩會現場,并邀請代表委員、政府部門負責人、專家與市民舉辦“時間問政”現場活動。

  重慶市長黃奇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要健全政務公開機制,推行網絡政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湖北省人大代表、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馬哲軍表示,應該通過網絡問政,使普通百姓與職能部門溝通越來越暢通、便捷、高效,監(jiān)督越來越透明。

  問政應避免“走過場”結果應成干部考核新指標

  網絡問政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實。去年12月初,一個名為“l(fā)iuyuyu336”的工人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濮陽市委書記段喜中留言板上發(fā)帖,反映所在單位勞動合同、工資發(fā)放、社保等方面有問題,“正常開工時夜班費少的可憐,前夜班8毛錢,后夜班1塊2毛錢”,2012年1月31日,濮陽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回復,濮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1月17日根據《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相關規(guī)定,對網友舉報單位下達勞動保障監(jiān)察行政處罰決定書,并進行1.8萬元的行政處罰。

  類似這樣的回復辦理還有很多。

  東莞的“時間問政”重點也放在抓落實上。1月4日至10日共收集到193條網友提問,涉及交通、治安、城市建設、轉型升級、社會保障等23大類,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通過媒體向提出建議和意見的網友表示感謝。他表示,將認真對待網民訴求,轉給有關部門處理或作出回應。目前,東莞市環(huán)保局、公安局、住建局、物價局和衛(wèi)生局等部門已就網友留言進行了回復。

 

  “走過場”的網絡問政不但起不到溝通作用,還將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銀川市于去年7月開通覆蓋當地所有政府機關的政務微博群,去年10月25日,銀川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的官方微博“問政銀川”,對連續(xù)7個工作日沒有更新內容的19家官方微博點名通報。近日,銀川市物業(yè)辦因官方微博回復網民投訴不及時,其3名干部分別受到誡勉談話和調離崗位的處分。

  重慶市人大代表游洪濤認為網絡問政首先要做到政府主動通過網絡發(fā)布信息,并隨時與網友互動;其次要將網絡問政納入政府日常工作范疇,建立長效機制,以保證網絡問政的真正落實。浙江省政協委員、臺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正煜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省級“網絡問政系統(tǒng)”,由紀檢監(jiān)察部門負責,將群眾答復滿意度和機關考核掛鉤。

  有觀點認為,領導干部是否重視網絡、熟練應用網絡,是否理性地傾聽網絡民意、積極加強與網民的溝通交流,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應成為考量領導干部執(zhí)政能力的新指標。

  網絡問政應成“必修課”領導干部多上網“微服私訪”

  網絡問政可以將網友的聲音最快地傳遞給領導干部,與時俱進的執(zhí)政者應該樂于、善于運用網絡聆聽民眾訴求。民眾呼吁領導干部上網“微服私訪”。

  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友在線交流時,曾指出互聯網是做事情、做決策,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的一個重要渠道。掌握網絡技能、重視網絡建設已越來越成為領導干部的必備技能和素質要求。

  近年來,網絡問政正成為全國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去年北京市兩會上,有關負責人曾承諾今后政務部門接受網絡問政將常態(tài)化,今年就實現了此目標,黨政機構微博和公務人員微博已超過2000個。廣東要求領導干部帶頭上網,不做網絡“菜鳥”。江西數十位縣委書記、縣長的實名博客搭建了與網友的溝通橋梁,有網友親切地將其稱為“第二信訪局”……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曾撰文指出,研究熟悉網絡,善于運用網絡,學會用網民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開展網絡交流,是現代領導干部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江蘇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許衛(wèi)寧認為在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中,要特別注重運用并積極發(fā)揮網絡的作用。吉林省人大代表修保指出,在北京、浙江、廣東等地,微博已經成了各級官員的“必修課”,在政務微博建設上,公務員應帶頭開微博,這有利于開展民意調查,直接了解民情民意。

責任編輯:admin